• <table id="bt9ac"></table>

      1. <track id="bt9ac"></track>
        1. <table id="bt9ac"><ruby id="bt9ac"></ruby></table>

          開展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的重要戰略意義

          來源:求是網 作者:是說新語 2023-12-07 10:13:35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作為人口大國,解決好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強調在持續強化嚴格保護耕地的同時,積極開發利用各類非傳統耕地資源,這是立足我國國情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吉林省西部地區是世界三大蘇打鹽堿地集中分布區之一。當地利用農業科技進行鹽堿地治理,昔日鹽堿地已成為今日米糧川。圖為吉林省大安市聯合鄉萬福村,收割機在田野間進行收割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許暢/攝

            我國耕地資源條件有限,可持續利用與保護面臨壓力和挑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國土“三調”)顯示,我國耕地資源家底并不豐厚。2019年底全國現狀耕地19.18億畝,與2009年底的“二調”數據相比,10年間減少了1.13億畝。從耕地資源稟賦看,我國64%的耕地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近一半耕地為一年一熟,超過一半的耕地“靠天收”,有的還面臨荒漠化、石漠化威脅。同時,經過長期發展,我國有限的耕地開發利用強度過大,一些地方耕地地力嚴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嚴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此外,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仍然旺盛,城鄉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各類非農建設不可避免仍將占用一部分耕地,農業結構調整、造林種樹造成耕地流失的規模仍然不小,違法違規用地問題仍有發生,耕地占用與保護的矛盾和壓力依然突出??傮w看,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均耕地少、總體質量不高、空間格局錯配的資源條件難以根本扭轉,在糧食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對耕地資源需求未出現根本性轉變的背景下,人地關系將持續緊張,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保護的任務十分艱巨。

            我國糧食產需總體呈現緊平衡,保持國內穩定供給的壓力長期存在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始終把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作為頭等大事,經過70多年艱苦的努力,尤其是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成功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人均糧食占有量從1978年的316.6公斤提高到2022年的486.1公斤,超過了人均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從需求形勢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糧食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加之工業化程度加深,稻谷和玉米等作物在工業領域的消費量繼續增加,糧食消費總量剛性增長,加劇糧食供給的緊平衡狀態。從生產形勢看,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趨緊,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抗災減災能力有待提升,在確保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的同時,穩定發展生產、持續提升產量的壓力很大。從流通形勢看,我國糧食生產繼續向核心產區集中,跨區域糧食流通量增加,應對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穩定糧食生產的挑戰加大,糧食市場波動風險依然存在。從外部環境看,我國主糧作物對外依存度很低,但大豆等飼料用糧對外依存度較高,且進口來源比較集中,全球極端天氣、地區沖突都可能擾亂全球糧食供應鏈,加之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對我國糧食供給造成一定影響。我國的糧食產需將繼續維持緊平衡態勢,保持國內穩定供給壓力長期存在,對此不能麻痹松懈。

            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是農業綜合生產的重要方面,是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建立省級黨委和政府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通過一系列硬措施嚴守耕地紅線,最近兩年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實現凈增加。但從長期看,我國糧食剛性需求增長與資源條件和外部環境約束并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力持續存在,這就要求我們秉持戰略思維,在堅決守住耕地紅線的同時,拓寬視野,長遠謀劃,著眼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布局,充分挖掘非傳統耕地資源綜合利用潛力,持續拓展農業生產空間,不斷提升糧食安全系數。

            作為可以改造利用的非傳統耕地資源,鹽堿地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宜耕鹽堿地資源開墾,能夠有效補充耕地面積;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可以有效挖掘單產潛力;因地制宜利用鹽堿地發展飼草和現代畜牧業,能夠拓展多元食物渠道;治理生態脆弱鹽堿區域,可以提升防風固沙能力,防止鹽堿地荒漠化,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

            我國鹽堿地面積大、類型多、分布廣,鹽堿地治理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立足國情,帶領人民積極探索鹽堿地改良利用,取得了輝煌成績,成功將黃泛區鹽堿地治理改造為大糧倉;在西北內陸地區累計治理鹽堿耕地面積達2500萬畝,新增糧食產能達400萬噸;在黑龍江省累計治理鹽堿耕地面積近650萬畝,新增糧食產能近200萬噸。近年來,隨著未利用地開發力度加大,以及鹽堿地治理技術的提升,通過政府引導和社會投資,已有較大規模的鹽堿地被開發利用。國土“三調”結果顯示,2009年至2019年10年間,全國有1200多萬畝鹽堿地已治理變為耕地,特別是水資源相對豐富的東北西部松嫩平原鹽堿地、華北濱海灘涂鹽堿地、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江蘇沿海灘涂鹽堿地,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利用,有效提高了當地農業生產能力。從實踐看,開展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對促進農業生產提質、擴容、增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詳見:自然資源部《積極推進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

           ?。ú邉潱翰駷t凡 審核:李艷玲)

          標簽 - 糧食安全,國家安全,重要基礎
          網站編輯 - 徐輝冠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13039
          一本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中文字幕日本免费视片|无码中文人妻字偷2020|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
        2. <table id="bt9ac"></table>

            1. <track id="bt9ac"></track>
              1. <table id="bt9ac"><ruby id="bt9ac"></rub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