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確立了行動指南,也為審計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深刻體會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審計事業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特別是關于黨的全面領導、黨的自我革命、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思想,決定了審計的體制變革、地位作用和價值取向。
圖為2022年7月9日,甘肅省審計廳審計人員實地查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審計署供圖
第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決定了審計體制變革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要的是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系統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從審計實踐看,審計作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必須堅決貫徹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黨中央改革審計管理體制,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審計工作納入黨治國理政的全局謀劃推進,極大釋放和提升了審計監督的效能。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審計工作的根本保證,是審計監督的最大信心和最大底氣。審計體制的一切變革完善,必須牢牢立足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國情,必須全面落實黨的領導這個根本政治要求,走符合國情的創立、發展、完善之路。
第二,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決定了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抓住了鞏固黨長期執政地位的關鍵,就是要管住用好執政權力、贏得人民信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審計管理體制改革等,著力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政治監督與經濟監督貫通協同、統籌推進,正風肅紀反腐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從審計實踐看,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司經濟監督,有專業優勢,沒有部門利益,在制約和監督經濟權力運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刻把握經濟監督與政治監督內在邏輯,堅持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把政治導向、政治要求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通過檢查經濟問題、經濟責任,反映政治問題、政治責任,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查處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助力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審計在反腐治亂中的重要作用,嚴肅查處重大財務舞弊、財經數據造假、胡支亂花、亂存亂放等擾亂財經秩序問題,嚴肅查處違規舉借債務、興建樓堂館所和形象工程等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問題,嚴肅查處擠占挪用、騙取套取民生資金、罔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沖擊道德底線問題,嚴肅查處企業、金融、生態環境、能源資源等領域重大損失損毀問題。
第三,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決定了審計工作的價值取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布局提供了理論支撐,全面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從審計實踐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做好審計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的論述,闡明了審計工作所處的基本國情和客觀環境;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的論述,決定了審計工作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對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把握的重大原則的論述,為審計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審計作為經濟監督部門,要不斷探索創新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理念思路和實現路徑,既要敢于斗爭、擔當作為,當好國家財產的“看門人”、經濟安全的“守護者”和人民利益的“忠誠衛士”,又要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積極營造有利于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敢于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
更多內容詳見:審計署黨組書記、審計長侯凱文章《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
?。ú邉潱菏| 審核:李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