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bt9ac"></table>

      1. <track id="bt9ac"></track>
        1. <table id="bt9ac"><ruby id="bt9ac"></ruby></table>

          打造中國高鐵亮麗名片

          來源:《求是》2021/15 作者:陸東福 2021-08-01 09:00:00

          打造中國高鐵亮麗名片

          陸東福

            夏日的西藏,碧水漣漣,白云悠悠。2021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林芝火車站考察,了解川藏鐵路總體規劃及拉薩至林芝段建設運營情況,并乘坐專列實地察看拉林鐵路沿線建設情況,深入研究有關問題。

            中國高鐵,見證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中國高鐵的發展,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殷切期望。

            2021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乘坐京張高鐵在太子城站考察時強調,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高鐵,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現在已經領跑世界,要總結經驗,繼續努力,爭取在“十四五”期間有更大發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總結好、運用好我國高鐵自主創新經驗,對于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動我國高鐵在“十四五”實現更大發展,更好地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造福億萬人民群眾,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鐵已成為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

            高鐵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高鐵發展極為關懷,從指出“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到肯定“高鐵動車體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是一張亮麗的名片”,再到提出“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高鐵”、“現在已經領跑世界”,為高鐵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我國高鐵發展雖然比發達國家晚40多年,但依靠黨的領導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經過幾代鐵路人接續奮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化。

            成功建設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以2008年我國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建成運營為標志,一大批高鐵相繼建成投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鐵發展進入快車道,年均投產3500公里,發展速度之快、質量之高令世界驚嘆。

            ——運營里程世界最長。到2020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79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9%;其中,時速300—3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1.37萬公里,占比為36%;時速200—2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2.42萬公里,占比為64%。

            ——商業運營速度世界最快。目前,在京滬、京津、京張、成渝等高鐵1910公里線路上,復興號以時速350公里運營。我國是世界上唯一實現高鐵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的國家,樹起了世界高鐵商業化運營標桿,以最直觀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

            ——運營網絡通達水平世界最高。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從大漠戈壁到東海之濱,我國高鐵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嶺、通達四面八方,“四縱四橫”高鐵網已經形成,“八縱八橫”高鐵網正加密成型,高鐵已覆蓋全國92%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先進高鐵技術體系。目前形成了涵蓋高鐵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管理三大領域的成套高鐵技術體系,高鐵技術水平總體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邁出了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高鐵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體現。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開通運營,復興號開進西藏,結束了藏東南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意味著復興號動車組實現全國31個?。▍^、市)的全覆蓋。圖為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飛馳在拉林鐵路上。 國鐵集團宣傳部供圖

            ——在高鐵工程建造領域。適應我國地質及氣候條件復雜多樣的特點,以原始創新為主,在高鐵路基、軌道、長大橋梁、長大隧道、大型客站和系統集成等方面攻克了大量世界性技術難題,系統掌握了不同氣候環境、不同地質條件下建造高鐵的成套技術。修建了滬蘇通鐵路長江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2座主跨超千米和武漢天興洲大橋等6座主跨超500米的世界級大跨度高鐵橋梁;建成了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西成高鐵秦嶺隧道群等100多座10公里以上的長大高鐵隧道;建成了北京南、上海虹橋、廣州南等一大批現代化高鐵樞紐站。京滬高鐵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批高鐵橋梁和隧道工程獲得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國際橋梁大會頒布的行業最高獎項。

            ——在高鐵技術裝備領域。以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的和諧號動車組為基礎,持續深化自主創新,突破技術瓶頸,成功研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其中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功能。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涵蓋時速160—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級,能夠適應高原、高寒、風沙等各種運營環境的復興號系列產品。今年6月25日,隨著拉薩至林芝鐵路開通運營,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順利開進西藏、開到拉薩,歷史性地實現了復興號對31個?。▍^、市)的全覆蓋。適應我國高鐵成網運營對通信信號和牽引供電技術的特殊要求,自主研發了CTCS-3級列車控制系統,建成了高鐵供電調度控制系統(SCADA),使高鐵網具備功能強大、安全可靠的中樞神經系統和電力供應系統。北斗導航、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高鐵得到成功應用。

            ——在高鐵運營管理領域。全面掌握了復雜路網條件下高鐵運營管理成套技術,創新了復雜路網條件下不同速度等級高速列車高密度跨線運輸調度技術,解決了不同動車組編組、不同速度、長大距離和跨線運行等運輸組織難題,實現了繁忙高鐵干線和城際鐵路列車高密度、公交化開行,高峰期發車間隔僅有4—5分鐘。

            ——在高鐵安全生產領域。充分發揮科技保安全作用,在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部署2700余項監測點,開發了自我感知、健康管理、故障診斷等列車運行在途監測技術,實現了對列車運行的全方位實時監測;建立了由高速綜合檢測車、沿線檢測傳感裝置等設備組成的高鐵線路設備在線監測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實現了對高鐵基礎設施運行狀態的精準掌握;研發了風雨雪等自然災害監測、異物侵限報警和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實現了對自然災害和治安風險的立體防控。

            打造了具有世界一流運營品質的中國高鐵品牌。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客運提質計劃和復興號品牌戰略,全面提升高鐵運營品質。我國高鐵的安全性、效能性、舒適性、便捷性、經濟性等運營指標,均處于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

            ——在安全性方面,堅持把“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理念貫穿于高鐵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全過程各方面,深入實施高鐵“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程,健全高鐵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安全保障體系,推進高鐵外部環境安全綜合治理,確保了高鐵安全持續穩定。2008—2020年,我國高鐵每百公里平均事故率較境外高鐵低82%。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高鐵已累計安全運行92.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3.2萬圈,安全運送旅客141.2億人次,是世界公認最安全的高鐵。

            ——在效能性方面,發揮高鐵成網運營效應,實行“一日一圖”,優化和增加高鐵產品供給,列車開行數量持續增長、通達范圍不斷拓展。目前,全國鐵路日均開行動車組列車7400多列,占全部旅客列車開行數量的77%。世界銀行2019年研究報告指出,我國高鐵客運密度大約是歐洲高鐵客運密度的兩倍。

            ——在舒適性方面,我國高鐵線路基本采用無砟軌道,鋪設重型超長鋼軌和無縫線路,具有超高的平順性。復興號動車組采用減振性能良好的高速轉向架,車體振動加速度小、振幅低、噪音弱,平穩性指標達到國際優級標準,較好解決了列車空氣動力學、輪軌關系、車體氣密強度等技術難題,提高了列車進出隧道、高速交會時的安全性和舒適度。車廂內空調系統新風達到16立方米/人小時,比其他國家高7%—60%;車體寬,空間大,橫斷面積達到11.2平方米,比其他國家多14.3%,為旅客提供了寬敞舒適的旅行環境。

            ——在便捷性方面,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12306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單日售票能力達2000萬張以上,目前互聯網售票比例為86.2%,單日最高達90%。依托12306平臺,推動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推出電子客票、移動支付、在線選座、刷臉進站、互聯網訂餐等服務舉措,同時保留紙質車票、車站窗口等傳統服務渠道,保證老年人和脫網人群出行便利,顯著提升了鐵路服務品質。

            ——在經濟性方面,我國高鐵平均票價率約為其他國家的1/3至1/4?!笆濉逼陂g,我國高鐵累計實現票價收入11044.7億元,占鐵路客運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的53%上升至2020年的78%。世界銀行2019年研究報告稱:雖然中國高鐵線路中高架橋梁和隧道占比很高,但高鐵網絡平均建設成本僅為其他國家的2/3,高鐵網絡經濟回報率為正,有理由對中國高鐵干線線路的長期經濟可行性保持樂觀。

            二、高鐵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高鐵作為現代化軌道交通建設的重大成果,不僅為廣大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了安全舒適便捷的交通方式,大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深刻影響和帶動了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經濟版圖的積極變化,促進了國家現代化進程。

            推動解決了長期存在的鐵路運輸瓶頸制約問題,為實現人暢其行、貨暢其流提供了可靠運力支撐。高鐵的快速發展,使鐵路客運能力實現重大躍升,全面保障了人民群眾日常便利出行,基本解決了客運高峰期運力嚴重短缺的問題。自高鐵投入運營以來,日均發送旅客由2008年的35萬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645.9萬人次,年均增長30.3%。2020年,高鐵客運周轉量在全社會客運量占比為25.2%,較2012年提高20.4個百分點?!白哞F看中國”成為廣大旅客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實寫照。

            高鐵的快速發展,還充分釋放了高鐵平行徑路的既有鐵路貨運能力,尤其是“四縱四橫”高鐵網的形成,使我國繁忙鐵路通道客貨爭能的問題得到明顯緩解,有力推動了全社會運輸結構優化調整,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2020年,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35.8億噸,較2016年增加9.2億噸、增長35.1%;鐵路貨運量的全社會占比由2016年的7.6%提高到2020年的9.6%。

            有效帶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了推動促進作用。高鐵發展涉及多種技術、多個領域、多類產業,建設投資大、產業鏈長,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非常強的帶動作用。我國高鐵建設不僅強化了工程建設、裝備制造等產業優勢,而且推動了關聯產業集群式發展,拉動了對鋼材、水泥等基礎建材的需求,帶動了機械、冶金、建筑、橡膠、合成材料、電力、信息、計算機、精密儀器等高端產業發展。據測算,我國高鐵每1億元投資,對建筑、冶金、制造等上下游關聯產業拉動產值在10億元以上,可創造就業崗位600多個。特別是復興號高速列車作為現代高新技術的集成,零部件數量達10萬個以上,獨立的技術系統超過260個,設計生產動車組零部件的核心企業超過100家、緊密層企業達500余家,覆蓋20多個省市,高鐵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我國具備全產業鏈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高鐵深刻影響和帶動了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經濟版圖的積極變化。京雄城際鐵路是北京至雄安新區的重要鐵路交通干線,對密切雄安新區與北京、天津等京津冀中心城市的聯系,便利群眾往來、加快產業聚集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圖為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 國鐵集團宣傳部供圖

            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作為鐵路主要裝備制造企業的中車集團,以及以鐵路工程承包為主營業務的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施工企業,均進入世界企業500強排行榜。高鐵發展還對資本市場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中涉及高鐵概念的公司有40多家,市值1.1萬億元以上?!笆濉逼陂g,鐵路建設累計發行債券1.01萬億元、銀行貸款1.92萬億元,對我國股市、債市平穩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我國幅員遼闊、內陸深廣,區域資源分布和經濟社會發展差異較大。高鐵成網后,通達半徑500公里的城市群形成1—2小時交通圈,實現公交化出行;1000公里跨區域大城市間4小時左右到達,實現當日往返;2000公里跨區域大城市間8小時左右到達,實現朝發夕至,對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

            高鐵的發展大大強化了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顯著拓展了都市圈的覆蓋范圍,有力促進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的落實落地。高鐵運營將沿線城市和區域串點成線,促進了沿線各種生產要素和消費要素的優化配置和集聚發展,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的實施。

            高鐵網的發展使區域分工協作更為密切,促進了內陸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有效承接經濟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形成了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有力支撐了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老少邊及脫貧地區建成高鐵2.2萬公里、占同期全國高鐵投產里程的80%,198個縣跨入高鐵時代,有效補齊了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為脫貧地區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融入國家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充分展現了鐵路綠色低碳優勢,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節能方面,高鐵每人百公里能耗僅為飛機的18%和大客車的50%左右。在節地方面,與4車道高速公路相比,高鐵占地僅為其50%,完成單位運輸量占地僅為其10%。在環保方面,高鐵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飛機的6%、汽車的11%。2012—2019年高鐵增加的客運周轉量與公路完成同樣客運周轉量相比,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20萬噸。此外,高鐵運營釋放的既有線貨運能力,為增加鐵路運量、優化運輸結構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了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發展。

            高鐵均采用電氣化技術,高鐵的建設發展顯著提高了鐵路電氣化率。目前,國家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4.9%;國家鐵路燃油年消耗量已從最高峰的1985年583萬噸下降到231萬噸,降幅達60%,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萬噸。

            提高了我國鐵路走出去的信譽,為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高鐵的成功實踐,豐富完善了高鐵技術體系和國際標準,把高鐵發展推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在世界范圍內產生積極影響,促進了我國與有關國家在高鐵建設和裝備制造領域的合作。作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雅萬高鐵正在順利推進。

            境外項目的實施,有力推動了我國鐵路標準走出去。目前,國際標準化組織鐵路應用技術委員會開展的40項標準制定工作,我國主持9項、參與31項;國際電工委員會開展的99項標準制定工作,我國主持13項、參與48項;國際鐵路聯盟(UIC)開展的606項標準制定工作,我國主持26項、參與21項,包括UIC高速鐵路實施系列標準、UIC高速鐵路設計系列標準等,其中實施系列標準已向全球發布。同時,我國還與俄羅斯等2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標準化互認合作協議,顯著提升了我國鐵路標準的影響力。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快速發展以及鐵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我國在世界鐵路的地位不斷提升,擔任了國際鐵路聯盟亞太區主席、國際電工委員會副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鐵路應用技術委員會主席等領導職務,我國鐵路在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大大增加。

            三、高鐵發展的經驗彌足珍貴

            我國高鐵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是新型舉國體制在鐵路系統的成功實踐。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高鐵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我國高鐵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習近平總書記對高鐵發展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國高鐵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統籌兼顧經濟發達地區和老少邊及脫貧地區需要,使高鐵發展成果能夠造福最廣大人民群眾;堅持全國“一張網”、全路“一盤棋”,打破行業、區域的局限性,形成與國家重大戰略相貫通、與相關產業布局相銜接、與區域發展需求相結合的高鐵發展規劃,并保持了高鐵規劃的穩定性、連續性,實現了高鐵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高鐵作為我國現代化軌道交通建設的重大成果,推出了電子客票、網上訂餐、靜音車廂、智能交互等一系列服務舉措,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圖為高鐵乘務員與旅客互動交流。 國鐵集團宣傳部供圖

            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為建成世界最發達的高鐵網匯聚了強大合力。高鐵建設投資巨大、工程浩大、挑戰極大。我國高鐵能夠在全國范圍迅速建成“四縱四橫”高鐵網、布局構建“八縱八橫”高鐵網,關鍵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善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重要法寶。在高鐵發展實踐中,從中央到地方,從路內到路外,從科研創新、生產組織到產業化應用,從規劃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到運營管理整個創新鏈產業鏈,既堅持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又堅持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兼顧地方利益,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匯聚了推動高鐵發展的強大合力。尤其是在高鐵發展中,國家有關部門在規劃建設、產業布局、項目可研、環保水保、投融資改革等方面給予強有力支持;地方黨委政府在建設用地、市政配套、站城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解決了重大項目建設中困難復雜的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等難題,保證了高鐵建設科學有序、安全優質地大規模推進。

            堅持以我為主、開放合作、自立自強,為高鐵技術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躍升提供了高效的實踐路徑。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深入發展,創新要素更具開放性、流動性的條件下,我國高鐵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相統一,切實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一方面,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對世界高鐵先進技術進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創新成果,使我國高鐵技術集世界高鐵技術之大成,大大加快了我國高鐵技術創新趕超步伐;另一方面,堅持以國情路情為基礎,始終把科技自立自強、自主創新作為高鐵創新的根本,對一切外來技術堅持以我為主,堅持不懈加強關鍵領域技術攻關,形成了從高鐵基礎理論、技術應用到成果推廣乃至技術標準體系的完整創新鏈條,牢牢地將創新主導權、發展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鞏固和提升了中國高鐵的世界領跑地位。

            堅持全國鐵路統一規劃建設,為高鐵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機制保證。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我國鐵路始終堅持發展規劃標準統一,實行全國鐵路一張網和運輸集中統一指揮的管理體制。國鐵集團作為國家鐵路的建設和運營主體,充分發揮鐵路技術創新領軍企業作用,統籌整合高鐵科研、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建設運營管理等各方資源,實現產學研用有機結合,推進協同創新、集成創新,把鐵路行業的各種力量集合在一起,形成推動高鐵創新的組合優勢;發揮開放大市場的平臺作用,利用豐富的高鐵建設和運營技術資源及試驗場景,強化對高鐵技術創新的導向牽引和支撐作用,推動高鐵技術創新成果直接轉化應用;堅持正確的技術路線,實現技術政策、技術標準、技術平臺和技術布局的統籌協調、專業融合,保證高鐵規劃建設運營協調一致,安全質量和效率效益相匹配,使高鐵建設運營的成功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快速復制推廣,形成規模產業效益,大大提高了高鐵的發展效率和質量。

            堅持統籌技術專業和管理人才培養和使用,為高鐵建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我國鐵路產業大軍具有聽黨話、跟黨走的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光榮隊伍。面對高鐵快速發展對人才隊伍提出的迫切需求,國鐵集團切實加強干部職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了一大批立志我國高鐵事業發展,具有先進理念、掌握高新技術、富有創新精神的高鐵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尤其是面對高鐵養護維修夜間作業多、野外作業多等情況,廣大干部職工大力發揚主人翁精神,全身心投入到高鐵事業發展中,涌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動模范和一大批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鐵路工匠。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7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5萬公里。國鐵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鐵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勇擔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歷史使命,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充分發揮科技創新關鍵性作用,迎難而上,敢為人先,致力于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全面提升高鐵建設和運營水平,推動我國鐵路事業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穩步前行。

            作者: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一本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中文字幕日本免费视片|无码中文人妻字偷2020|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
        2. <table id="bt9ac"></table>

            1. <track id="bt9ac"></track>
              1. <table id="bt9ac"><ruby id="bt9ac"></rub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