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bt9ac"></table>

      1. <track id="bt9ac"></track>
        1. <table id="bt9ac"><ruby id="bt9ac"></ruby></table>

          【理響中國】發揮古籍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作用

          來源:中國理論網 作者:劉明 2024-04-26 16:44:38

            2022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指導新時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從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及加強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等方面,謀劃新時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具體要求、實施路徑、發展格局和宏偉目標。哲學社會科學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文化自信,必將開新局、布新篇、結新果,構建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同時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緊迫性問題,心系人民之問,解答時代之問,呼應世界之問,提出具有中國立場、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的解決方案,使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現中國特質,發出中國聲音,產生世界影響,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歷史,留下了浩如煙海、厚重豐富的文獻典籍。這些古籍是我國深厚文化傳統和文明質素的忠實記錄者,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和智慧源泉,具有培根鑄魂的作用,蘊含著極為深沉和持久的文化自信。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體現繼承性和民族性的特點,首先需要融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彌足珍貴的資源。而古籍恰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承和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理應發揮它們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中的積極作用。古籍資源里的價值體系、話語方式和思想觀念,為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設提供依據準繩,給予借鑒參照,活化理論資源,體現中華文化立場。當然,古籍資源也不是拿來就用的“現成品”,更不是隨意搬用的“點綴品”,需要切實進行一番挖掘和闡發性的工作。激活古籍所包蘊的優秀文明內核,賦予時代性內涵,樹立問題導向意識,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目的是使中華優秀古籍資源真正起到賦能時代和人民課題的解答,起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思想資源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也讓古籍里的中華文明造福世界,為人類社會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再者,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就客觀要求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古籍資源在這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起到融通價值體系、鑄造中華文明思想共同體的作用,也能夠促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

            古籍資源的挖掘和闡發,有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互結合,更好地確立和體現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設,離不開黨的全面領導,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和要求,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一個根本性和靈魂性的問題。而切實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引領作用,需要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理解和貫徹馬克思主義,既要克服生搬硬套,又要避免先入為主,要在鮮活、多彩、厚實和邃密的中華文明積淀里詮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義,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事實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里的“大同”(《禮記?禮運》)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家國理想,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哲學觀等,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相契合的。挖掘和闡發古籍資源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思想精髓,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發揮馬克思主義引領作用和指導地位的基本保障。此外,馬克思主義也需要立足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隨著時代課題和世界局勢的變化而有新的發展,更需要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在古籍資源里尋求歷史根基和思想依據,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知識創新和理論創新,不忘本來,面向未來,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

            古籍資源的挖掘和闡發,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中華文明的歷史尺度里賦能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解決中國問題。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離不開綿延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傳統和思想體系的深沃土壤,脫離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無異于緣木求魚。中華傳統文化里的人文精神、價值理念和思想體系,有的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需要不斷地繼承并發揚光大;有的則需要在時代變革、世界變局條件下賦予新的內涵,推陳出新。這就需要對古籍資源進行深度的揭示和闡發。一方面,在大力繼承的基礎上彰顯民族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自立于世界學術之林的根基;另一方面,要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凸顯時代性,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具有中國學術大視野、大格局和世界影響的保障。古籍資源在這兩方面都可以有所作為,要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理解中國,就要深入研究中華文明的發展邏輯和歷史脈絡,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魅力和親和力。同樣,解決中國當下的問題,既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時代精神,回答人民和時代之問,也要貫徹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態度,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里尋找中國的發展規律,以歷史的力量凝聚中國力量。毫無疑問,源遠流長的古籍資源提供了挖掘和闡發中華文明、解決時代課題的基本素材,這也是廣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的重要使命。

            古籍資源的挖掘和闡發,有助于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建設,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的原創性。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目標是構建體現中國風格又具有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近些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與之相應的古籍工作也進行了謀篇布局和規劃發展,古籍領域的學科建設也應該加強頂層設計,打造一體化、融通性的中華古籍學科體系。中華古籍學科體系應努力成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新成員,成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生力軍,成為促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旗手。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建設,核心是提煉出具有中國標識、在世界范圍內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學術概念,加快中國學術走出去的步伐。這就要求在原創性上下功夫,客觀需要以中國傳統作為學術話語建構的歷史資源和邏輯依據。比如出自傳統典籍《詩經》的“小康”概念,就是學術話語原創性建構的典型個例,現已成為普遍為國外接受的描述中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概念。再比如“初心”的概念,多次出現在中國傳統文獻典籍里,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描述我們黨不忘宗旨和使命的生動表達。由此可見,古籍資源里“潛藏”著豐富的話語儲備,凝聚了先人的智慧,也經過了歷史的積淀。挖掘這些話語資源為學術、話語體系建設服務,既體現挖掘歷史、把握當代的維度,又推動了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有利于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優勢,尤其是具有原創性的理論觀點,從而成為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以古籍資源為重要內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記憶,是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血脈基石,除了在文物保護層面做好古籍資源的傳承發展外,還應該重視其價值內涵的闡釋和弘揚,注重古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相互關系的理論層面建設,以充分發揮古籍資源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中的作用。

           ?。ㄗ髡吆喗椋簞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館員。)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張盼 審核 - 于波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31085
          一本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中文字幕日本免费视片|无码中文人妻字偷2020|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
        2. <table id="bt9ac"></table>

            1. <track id="bt9ac"></track>
              1. <table id="bt9ac"><ruby id="bt9ac"></ruby></table>